钱江源的树有了“身份证”

初夏的钱江源森林,空气中满是雨后的清新,负氧离子涤荡着每一位到访者的心肺。在疫情过后,钱江源国家公园重新启动了生态保护工作。在春末夏初的时节,国家公园的技术人员们在钱江源森林区域一带集中进行给大树“绑树牌”、为树木加“生长环”、设置“种子雨收集器”、设置野生动物全境监测红外相机等系列工作,以进行更广区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和机理研究以及开展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工作。

手机一扫就能查看树的信息

钱塘江的源头,在浙江衢州开化县齐溪镇莲花尖,隐藏在钱江源森林深处,这里历史上就被称为“钱江源”。以前这一带属于钱江源森林公园,目前已经与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共同组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

拥有30年工作经验的植物专家、钱江源国家公园科研合作交流部副主任陈声文从年初开始每天都会来到钱江源区域的森林,为绑树牌、设置“生长环”、设置红外相机这些工作做事先踩点工作,确定需要记录的树植。

正如在古田山森林动态样地里一样,这里粗壮的树木,会在树干上锢上一个带弹簧的金属环,这就是用来精确监测树木生长的“生长环”,金属环会随着树干的增大增粗而扩大,而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这片区域内主要的树种还都会佩戴上独一无二的树牌身份编号,你可以在谷歌地图上查到每一颗树木的位置。

最醒目的则是挂在大树上的树干形状的树名树牌,这是用于科普教育的铭牌,普通来访者也能一眼就看懂。树牌上有树的中文英文名,别称,科属,习性,还有可以用于手机扫描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进入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网页,有关于该树种更加详实的图文并茂的介绍。

在林木之间,工作人员还放置了用四根支架撑起的白色网兜,这是“种子雨收集器”,也是森林中的科研设施。每周,科研人员都会将这张网上的植物种子、落叶等植物掉落物进行回收、分类、研究。特别是每年5月到8月间,幼苗生长的旺盛期,都要进行生物量的监测、分解、实验。以此来研究诸如“为什么有些物种幼苗就这样死掉了?另一些是如何存活下来并生长的?”等问题。

目前在钱江源保护区一带设置的这类科研设施,在古田山核心保护区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设置和系统研究,接下来钱江源周边等其他国家公园区域都将陆续进行设置。

保护物种最后的“基因地”

在今天,江南水乡已经难以寻觅原始森林的踪迹,而当年的禁伐区成就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在这里有近万亩约200—350年未被人为干扰过的原始森林,其面积之大、保存之原始,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带为全球稀有,科研价值高。在这许多物种最后的“基因保护地”,各种生命以它们的本来面目繁衍生息,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何尽可能地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物种共存或群落构建机制,钱江源国家公园与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动物所、浙江大学等30余家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已建成国际一流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学科的前沿研究平台。2002年,古田山建立了5公顷样地,2004年又建成了一块24公顷的森林大型动态样地,以满足不同科研项目的需要,比如进行植物生长监测、土壤监测、空气监测等等。样地区域内每一棵胸径1公分以上的树,研究人员都将其定位、单独编号、单独挂牌、测量胸径。

森林动态样地监测平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完善的监测样地体系,其中24公顷样地是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重要监测平台之一,同时大样地还是研究和监测古田山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动态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等重要问题的基础。全境网格化动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已在国家公园全境及跨省合作区域布设红外相机近600台,实现野生动物全境红外相机监测;森林冠层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是目前全球19个冠层监测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