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 唐蕃古道上的藏密传奇

正是从千年前的唐朝伊始,这条从今陕西西安,途经玉树,直至西藏拉萨的“唐蕃古道”,就成为当时大唐去往吐蕃,乃至印度的重要通道。因为在丝绸之路的南边,也被称为“丝绸南路”。千年之间,商贸往来络绎不绝,印度佛教文明,也正是沿着这友谊之桥传播入唐朝腹地。如今从内地到拉萨的道路,仍然沿着祖先千年的足迹,途经玉树,一路向天。

今天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第一站。带着对公主这样的巾帼英雄的敬畏之情,踏上了这片有着“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的神奇土地。

大部分人对玉树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2010年那一场倏然而至的天灾,曾经在地动山摇之间演绎一幕幕生与死的悲歌。当我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眼睛里依然充满了泪水,不是悲伤,而是满满的感动。今天的玉树,满目疮痍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在一首全国人民的爱的赞歌下,这里早已经建成了新的藏区,新的家园。

国内直飞玉树的航班极少,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从省会西宁中转。这样还有个好处是可以避免直接到了平均海拔4100米的玉树会有高原反应。先适应下西宁3000米的高度,再考虑逐步升高。从西宁飞到玉树,空中的飞行时间大约一个小时,但确实是最美航线之一。巍峨的雪山刺破云层,在云层之上留下不屈的身影,天地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触目皆白,分不清白雪还是白云,隔着机窗,甚至分不清哪是雪,哪是云。沿着雪顶,可以看到蜿蜒如龙的山脉,甚至偶尔能看到山边的湖泊。自然之雄伟,令人深深陶醉。

结古寺 玉树最大萨迦派寺院

玉树遍布大大小小的寺院,四派相融,和谐共处。州府的重多寺院中,最具特色的当数结古寺,位于州府结古镇北木它梅玛山,距离酒店约一公里的距离。是玉树第一座萨迦派寺院,也是最大的一座,在整个玉树地区也是颇具影响力。结古寺的外墙黑、白、红三色相间 ,所以萨迦派也被称作是花教。这3种颜色是萨迦派的标志,分别象征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

萨迦派,创建于后藏日喀则的萨迦县而得名。相比于其他藏传佛教分支,萨迦派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教主的位置也是世袭制。很多影视剧中说喇嘛可以娶媳妇,其实不完全准确,因为藏传佛教派中,只有萨迦派可以。

结古寺依山势而建,殿堂僧舍错落有致,远望似多层楼阁耸立。主体建筑“桑周嘉措”经堂系由萨迦寺大堪布巴德秋君和嘉那活佛第一世多项松却帕文设计,在德格佐钦寺支持下,扎武迈根活佛主持修建,可容纳千名僧侣诵经。结古寺在4·11地震中被毁,现看到的寺院是重新修缮起来的,仍在修复中。信徒极尽所能,力图重现寺院昔日之辉煌。我从不怀疑信仰的力量,但从未有在这里感受得如此深刻。这样的光影,我从未见过,却感到无此熟悉,难道这是三生有约吗?因为玉树,我爱上了佛教摄影。

文成公主庙 容易被名字误导的古寺

我和大部分听到这个名字的人想法一样,都是觉得文成公主庙,应该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其实不然。文成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佛堂,坐落在结古镇以南的白纳沟,海拔3700多米。

佛堂内供奉的主佛像大日如来,位居正中、高约8米的主佛大日如来佛,端庄稳重、娴静慈祥,结跏趺端坐在双狮仰莲座上。其余八尊菩萨系随佛弟子,其造型、服饰兼有吐蕃早期风格和初唐中原艺术特征。是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时,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在佛堂附近的岩壁上,工整地刻有藏、汉两文佛经《普贤菩萨行愿王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及多行梵文和汉文、佛塔、六字真言等。

这里只有一幅小小的文成公主的画像,在佛堂右侧20米处岩崖下。有一泓清澈如明镜般的泉眼,叫公主泉。相传文成公主在此驻跸期间,曾在泉边梳洗。历朝历代和亲的女子很多,但是能像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这样和鸣千载,百姓爱戴的也没有其他眷侣了吧?我跪拜在庙前,久久不愿离去。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只生活了九年,但却深深地融入了这片土地。之后唐高宗多次派使臣前去接文成公主回长安,都被公主婉拒。是什么力量支撑她继续生活在罗歇,那一定是虽然他不在了,但是他的基业还在,他的气息还在,他的疆域还在,他的子民还在。藏族同胞对于公主的爱戴,足够将她挽留。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在玉树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

大家排着队接受活佛赐予我们的圣水,盛在手心里,喝一部分,剩下的一点抹在头上。这样可以消失身体的疾病,去除烦恼。

东仓《大藏经》 一个家族,一个信仰

30多代历经千年的传承,千年的守候,保全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齐全的民间收藏《大藏经》。东仓是个一个姓氏,是位于唐蕃古道上的东仓家族,格萨尔王三十大将之一的东·白日尼玛江才的后代,《大藏经》是古代重要佛教经典总集,在公元7世纪左右传入青藏高原地区,堪称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穿过佛堂,就是藏经室。室内围绕墙壁是三排朱红色的藏式经架,经架边缘缠绕着洁白的哈达,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木质夹板夹好的经卷。经卷被缓缓打开,经文全部为手写体,由金粉、银粉、朱砂等写在藏纸、牛皮或桦树皮上,笔迹稍显斑驳,隽秀依旧。主人和我们说,4·14地震时,部分经书被压在了废墟里。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了两三天就抢救了出来。每天他们一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藏经中整理经书。这是祖上留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没有完全打开过这些经书,为的是不进行人为的损坏,也希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可以帮助他们共同传播和守护这块宝贵的财富。

嘛呢石堆 吉尼斯世界纪录

玉树除了拥有“世界最大牦牛黑帐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纪录就是这超过25亿块的新寨嘉那嘛呢石堆,也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六字箴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汉字音译为:唵、嘛、呢、叭、咪、吽。“嘛尼石”名称的由来,是取六字真言中第二、第三两字而来。有些藏文化学者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这里的藏族信徒每祈福一次,每许愿一次,便往上添加几片可有经文的嘛呢石。日积月累,历经300多年的信仰沉淀,这里据说已有各种嘛呢石25亿块,还在以每年30万块的速度不断增加。渺小的人力,辅以信仰的加持,再乘以伟大的时间,居然造就今天如此壮观的景象,堪称信仰的奇迹。

在当地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在这里诵经,手中拿着念珠,转着摇摇,神情虔诚而又慈祥。

勒巴沟 玉树的小九寨

勒巴沟位于通天河畔,距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0公里,沟内山势陡峻,小河潺潺,很有情趣,但勒巴沟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麻尼石。在勒巴沟内,麻尼石已经突破了一块一块的限制,人们在山体上、路边、河里的巨石上都镌刻了经文。说起这些麻尼石的来历,与两位进藏和亲的公主息息相关。据记载,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玉树地区时,命随行的工匠在勒巴沟岩壁上雕刻了9尊佛像以及佛塔、经文等,目前还可以依稀可见。政府为了保护壁画的完整性,现已做上一个围栏,游客可以进到围栏中参观。以后还会用玻璃罩密封起来,所以趁着现在赶紧摸摸佛脚,沾沾好运,沾沾佛缘,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前程更平坦。只是里面的空间特别狭小,出入的时候要小心,人多的时候,更要有秩序。4·14地震后,为了更好地保护遗迹,曾试图将其移到室内。无奈山体太大,只能中途放弃,这是最大的一次人为破坏,剩下的都是风雨残蚀。刻满玛尼经的山体,竟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雕琢下,看上去像一个老人的脸。在潺潺的溪水中,漏出的石头也雕刻着玛尼,被当地人称为水玛尼。注意的是不能脱鞋,在水里洗脚,这是极不尊敬的一件事。

当然,如果有时间,有体力的朋友,不可错过的一个活动就是转神山。这本就是佛教徒基本的修行之一,是最庄严神圣的活动。觉吾神山是与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阿尼玛卿齐名的四大神山之一,位于曲麻莱县城5公里处转甘珠尔石经城。转山是一条修行之路,是肉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这并非仅仅是身体的旅行,而是一次精神上的修炼,一次心灵上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