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山与人的交响

在贵州连绵如涛的喀斯特山地上,贵州人会因为最基本的生活忙忙碌碌,但他们总是有着最纯净的笑容和欢乐。在他们身后,大山静寂无言,流水捎走四季,一个关于自然和人的故事,却悄悄沉淀下来……

关于贵州,有谚语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所谓天无三日晴,很明显,就是这里阴雨天气占多数。所谓地无三尺平,说的是贵州是国内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山峦层叠,河流蜿蜒,路径崎岖,这里犹如传说中的十万大山,有着无数神话和传说,流传着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繁星流动的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目前约有1000多户人家,故称为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居住着“西”氏族苗族。山坡上层层叠叠苗家木质吊脚楼,棕黄色的木房子依着苍苍的群山,白水河在山沟底部、寨子底层蜿蜒穿流而过。

来时,包车司机一路建议我们应该一起购买4次景区交通车票,我们想着怎么说,我们也算是徒步登山的初阶人士,这么一点小路,“湿湿碎”(小意思)啦,于是,我们在那一个小时车程里大部分时间对这个问题笑而不语。来到寨子的大门,再对比地图,果然距离寨子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不算很远。

当我们来到寨门,哇……好多人。中间那位伯伯,你好,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拦门酒?咳咳,太恐怖了,小弟寡不敌众,就不奉陪了,绕过旁边进去好了。我们沿着山上的阶梯小路,向左走几步,向右走几步,蜿蜒步行,走到白水河边,沿着清澈透底的河水一直走到博物馆。这里的博物馆展出了一些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服饰、劳作、特产等的介绍。

在这里,他们自称蚩尤九黎部族的后人,经过几千年以来的历史变迁,有一部分人来到这里落地生根,然后血脉延续至今。想当年,传说蚩尤与轩辕的逐鹿之战中,蚩尤领导的九黎部族战败,蚩尤被轩辕斩杀,从此,九黎部族就开始了几千年的颠沛流离历史,他们在不断迁徙、不断流离、不断离散。

有道说:“百年皇帝,千年土司。”意思就是说哪管中原花花世界中的皇朝更替,十万大山中的国中国 ——土司“王朝”,却是近乎亘古不变,他们只需每当皇帝更替之时聊表忠心,就可以继续享用国中国的无限权力。在这片区域,土司“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在冷兵器时代,皇帝也是鞭长莫及,这里山高路远,派兵平掉也不符合“性价比”的政治需要,更何况这里也未必可以平掉,土司们只需往深山里面一缩,然后打几下游击战,朝廷的几万大军就将如同深入泥潭而无用武之地。这种状况,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改变,雄才大略的朱棣利用这里土司间的争战矛盾,硬生生地在土司制度中撬开一丝可供利用的缝隙,开启了及后几百年的逐步“改土归流”的基本国策。按照这座博物馆的介绍,这座苗寨就是在大概雍正乾隆年间被改土归流的。

现在,这座寨子的楼房,不管新旧,还保持着苗寨吊脚楼的基本外形风格。可如果在建筑师或工程师的眼中,这里新盖的房子已经只剩下吊脚楼的皮毛外观了,大部分新房子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砖间隔,低劣却又抛弃民族传统的装饰,仅仅在外表做些假吊脚,以及外表面包一些木板,也就是说,加个马甲就装作吊脚楼,我真心有点无可奈何。老实说,我期待着这些地方的升级换代,也许会更加美好。其中原汁原味的风雨桥,就是号称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只在构件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而建造,质量上乘的风雨桥,其坚固和耐久程度,绝对不亚于铁桥和石桥。

据说,苗族人相当重视依山傍水的观念,他们所选择的居所基本都在河流和水源旁边,流经西江千户苗寨的白水河,白水河作为这里的母亲河,孕育着这座苗寨的生生世世。多少年来,白水河滩上的鹅卵石为建造吊脚楼基础和铺设山路、铜鼓场提供最佳材料,清澈的河水为苗人饮用、洗衣、沐浴、苗童嬉戏以及雨季涨水放木运输默默付出。可惜,在大兴土木的这几年,听说这里的污水处理水平有点跟不上村寨发展,河水的水质已大不如前了。尽管如此,但现在这么随意看过去,还算清澈透底,她还可以继续当着无怨无悔的“母亲”。

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向观景台的对面山,也就是鼓藏头家那边的山上。这条曲折向上的石阶山路,分布着不少有意思的茶馆、客栈。我们唯恐打扰了主人的清静,轻轻地走进别人家的工作室,终于,主人家还是发现了我们。我们表示先看看再说,主人家居然说:可以随便参观和看风景,不用客气。看来,网上有些人说不少地方进去参观不消费会收“门票”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正确。

渐渐,湛蓝的夜幕慢慢降临,对面山上也陆续亮起点点橘黄色的灯光,犹如繁星流动,却好像掉落在苍茫的山中。偶尔,山中飘过一片薄云,把一些星星遮挡住,如果不是时而听到村民或游客的声响,我们也许会分不清对面到底是天际的尽头,还是山的那头?

次日清晨,果不其然,“天无三日晴”三大定律“永远”都是对的,又一个阴天,这时,乌云密布的天空之下,云雾弥漫在山间,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间不时飘起一缕青烟,我们坐在客栈阳台的美人靠,云淡风轻地呆坐。晨雾中,咖啡色的木房子,显得深沉而古老,炊烟飘渺地矗立在群山峻岭之中,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极目眺望,远处的梯田依稀可见。

肇兴侗寨中巧遇芦笙巡游表演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当我们跟随包车司机进入侗寨时,确实被其恢宏的规模惊呆了,这还是村寨吗?简直如同城镇。

尽管这里已在海内外久负盛名,走在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客栈林立,商业气息相当浓厚,不过有些传统还是能够得到坚持,比方说,侗族布料的制作。据资料介绍,制作侗族服装的周期长、工艺多。首先要将收获的棉花纺成纱线再织成土布,用一种叫靛蓝草叶的植物反复浸染把布料染成深蓝色。然后将上色的布料放到盛满鸡蛋清的钵体内浸泡数日,使蛋清充分渗透布料表里面,再置于避风处风干。接着,这一步比较考究耐心和体力,需将布料放在平整的石头上,用木锤一次次捶打去皱,直到布料透亮平直,由于木锤捶打布料去皱的过程耗时又耗力,一块侗族服装布料通常要经过上万次的“锤打”。最后,才是按照各人的需要裁剪和缝制侗族的服装。因此,基于如此繁复的工艺,侗族的服装倍显珍贵。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狭窄的山谷盆地之中,在盆地中央,有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村民在这里洗衣服、洗菜甚至打水,似乎一切还离不开这条看上去还清澈透底的蜿蜒河流。其实这里早就开通了自来水,我想应该还有一些老一辈的村民,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惯吧。

寨中房屋基本为干栏式吊脚楼,楼楼相接,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其中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号称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这座寨中分五团,我的理解就相当于五条村,所以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这里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从外观观赏,鼓楼像一座宝塔,飞阁重檐,气势雄伟。全楼为木结构建筑,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穿合。虽然我们没把5座鼓楼都走遍,但以目之所及,檐角高翘,屋脊之上泥塑小葫芦宝瓶,其翼角塑小鸟,玲珑雅致,鼓楼的檐层辅小青瓦,屋脊白色,塑有狮,虎,凤等,楼内雕梁画栋,堪称西南地方的艺术瑰宝。

此时,主街上聚集的村民越来越多,一群十来人个个都抱着一根大竹子,嗯,这就是芦笙了。当我们询问村民时,才得知原来他们村子刚获得了芦笙比赛第一名,所以举村同庆,芦笙队也特意出来“绕场一周”,表演几场芦笙演奏。据说,芦笙这种乐器已有3000年历史,最早在《诗经》中描述出现:“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这里相传,悦耳响亮的芦笙乐,可令田里的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村民都很兴奋,芦笙演奏了一遍又一遍,短短一百米不到的路程,走了快一个小时,如此盛事,实在难得。如果不是如此近距离,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芦笙还分高低音呢,就如同大提琴和小提琴的效果,一根竹子可以如此精巧,不得不叹服古人的天才构思。

晴空万里的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年间,这里曾是广西入贵州驿道的扼要所在。在这个地方,从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开始,至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逐步形成“青岩屯”,再及后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后来几百年间,这里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足有3平方公里范围,俨然已成为一座规模不小的重镇。

据说,在这座古镇内,有文物景点近百处。可惜,走在主街上,其商业化程度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这里,商铺林立,其密度犹如针插都插不进,商铺很多很多,可所经营的内容却总是在低劣地重复和抄袭。

如果说西江和肇兴还能保留着厚重的生活气息的话,这里却几近于无。对比来说,我们更喜爱什么都没有的背街。据说,这里是《寻枪》的拍摄地之一,《寻枪》其实我没有看过,但我确实是被这里曲折幽深的巷道、纯净整洁的画面所吸引住了。走在斑驳清幽的街道上,鞋子和青黑光滑击打摩擦,交织成一串“嘀嗒……嘀嗒……”的音符,犹如催眠的符号,我们终于在这座古镇感受到时空错乱的节点,犹如回到过1 去,又好像处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