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觉乃 恍然如梦


“觉乃”这个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卓尼(“觉乃”是藏语名字)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无论是烧有暖气与暖炉的富含藏式特色的暖炕餐厅,或者是陈列有序的堂屋佛龛布置,或者是身着盛装的觉乃“三格毛娘娘”,处处都彰显着别具特色的“觉乃”藏族文化气质,每年正月的大法会,酥油花展更是将藏传佛教和“觉乃”民俗融合得淋漓尽致。


洛克与杨土司,一段不朽的邂逅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派记者、哈佛大学植物学专家约瑟夫·洛克跋山涉水坚持要来这里,并且一住就是多年。洛克在这片西方人未发现的神秘的土地上不仅收集了很多信息,而且跟当时的土司杨积庆成了结拜兄弟,两位相互好奇的在各自领域不平凡的人,从相识、相知,最终成为至交。洛克不仅受到杨土司的热情招待和帮助,并且在当地得到藏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洛克在卓尼、迭部等地拍摄了近千张照片,留下了大量记录当地社会、自然的文字资料。1928年11月份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用46个页码、49幅图片的篇幅对土司杨积庆管辖的禅定寺卓尼版《大藏经》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优美风光进行了全面描述。至此卓尼才被世界知晓。


在洛克的眼里,杨积庆是带他真正走进“觉乃”文化的人,他在后来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某篇撰文这么描写杨积庆:“他,血统半汉半藏,中等个子,修长,聪明,衣着时髦,是当地唯一穿着考究的人。他对于外界有惊人的独到见解,虽足不出甘肃,但眼界开阔,精明能干,掌握国内外的政治局势。”

1925年,在这个谜一般的秘境里,洛克眺望脚下的洮河,背后是梵音袅袅的寺院,写下了他对觉乃藏区最深切的感受:这个城镇可能在它600年的历史中没有发生一丝变化。现在90多年过去了,卓尼的时光仿佛停止了一般,安静地保留着难得的纯净之美、世外桃源般的简单快乐,而这些在时间里停住的村寨也成为了最美的风景。

梵音袅袅,诉说亘古不变的禅意禅定寺是安多地区建寺最早的寺庙之一,它比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要早450年,是甘南乃至安多藏区藏传佛教的发祥地之一。据记载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应忽必烈的邀请前往内地讲经传法时,途经卓尼沟,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建寺于此。

禅定寺内收藏着许多精美的佛像和数不清的经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甘珠尔》和《丹珠尔》为代表的大藏经。约瑟夫·洛克写道:“卓尼版《大藏经》,雕刻精确,文字秀丽,历历在目,内容准确无误,独具风格,在藏文大藏经诸版本中可称善本之一……”他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购买了这版大藏经,历经周折运回美国;数年后,因《大藏经》木质雕版在禅定寺火灾中付之一炬,它成了弥足珍贵的孤本。千百年来,这座佛教名刹梵音袅袅,诉说着亘古不变的禅意。

贡巴寺是一个极其殊胜的地方,周围森林茂密,奇花异卉竞相斗艳,长有各种珍贵的药草,芳香四溢;山泉处处,如明珠璀璨夺目,珍禽异兽出没于林间,鸣啭于枝头。因此,这里历来被佛教信徒尊为吉祥宝地。

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当时为当朝皇帝和皇太后祝寿,举行了大规模法事,并在原扎仓的基础上,扩建了其他扎仓。皇帝为该寺颁赐了“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长生牌位和“皇太后万岁万万岁”的长生牌位,以及寺院的匾额,金字、旌表和金银五千两,大寺的诰封金册等。后经过发展,清末,贡巴寺归属夏河拉卜楞寺。每当“晒佛”时,能看到最盛大的宗教仪式与最虔诚信众,感受这个宗教圣地的非凡魅力,仰望信仰的力量。



三格毛,藏族古代服饰“活化石”

“觉乃”藏族生活习俗丰富多彩,服饰更具迷人魅力,特别是妇女服饰还保留着吐蕃时代的西藏农区藏族服饰的特点,特有的三格毛服饰是西藏农区宫廷服饰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可以说是全藏区古代服饰及礼仪的“活化石”。

“觉乃”藏族妇女的头发都梳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当地汉语方言中把辫子称为“格毛儿”,所以把“觉乃”藏族妇女又俗称“三格毛儿”,衣着服饰统称为“三格毛”,又作“三格瑁”。少女跟已婚妇女在发型上有所不同,少女们的三根辫子都梳编起来,用红头绳扎结。已婚妇女只编中间的一根,且用黑头绳系扎,左右的两根辫子上段蓬松,至腰带以下拧成两股。“觉乃”藏族妇女的帽子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沙茹帽、珊瑚斑玛、金边毡帽、毡礼帽、窝窝帽、烟筒帽等,我最喜欢三格毛的珊瑚莲花帽,当地人又称之为“珊瑚斑玛”。每逢节日喜庆的时候,“珊瑚斑玛”便要亮相了,这是青年妇女最爱的头饰。这顶独特的帽子用红色小珊瑚珠串连成梯形状覆在头上,它的小面与前额对齐,大面披盖在头顶后,两端装饰各种颜色的飘带,悬垂在脑后左右两边。飘带的颜色与衣服搭配,如果是天蓝袍子,则配大红或桃红飘带;若是大红袍子,则配天蓝或绿色飘带。据说,这种珊瑚头饰是“拉”的头饰,“拉”是高居天上的神,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

中老年妇女一般穿黑色长袍,外罩深色马甲且式样简单。年轻妇女上身喜欢穿深绿或天蓝色大襟的“考子”长袍(两边叉开,形似满族旗袍),外罩镶锦边的粉红、大红或紫红马甲,藏语称为“库多”。年轻妇女马甲是十分讲究的,做的都是“脱肩”马甲。姑娘们则喜欢穿粉色或绿色“考子”长袍,配上天蓝或大红色的马甲,腰系大红、粉红毛纺或丝织腰带,内穿大红色长裤,脚上穿着被她们称为“连把腰子”的绸缎绣花鞋。现在流行的各种时尚的长筒靴就是从民间这种鞋的式样中演变而来的。

这种束腰紧身、色泽艳丽的衣着,加上那些精巧而又别致的佩饰,使人和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显得“三格毛儿娘娘”越发端庄娴静。难能可贵的是它仍然为当地的生活装,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百年藏寨与苫子房,藏式民居的过去与现在

从县城沿洮河逆流而上,大约走60公里,就到了百年藏寨所在地尼巴乡,“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尼巴村村寨的房屋建筑格式类同,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这些藏式房屋由厚厚的泥土打成,只在中间有二至三眼天窗,从外面看呈土黄色,颜色单调。从低到高,层层叠加,户户相连,组合成一个严密壮观的防御整体。

一看那坚固的结构和雄傲的阵势,就明白是战乱年代防盗防匪、抵御入侵的需要。特别是蓝天白云下,家家户户房顶上搭晒青稞的架杆密如蛛网,纵横交错,更给山寨增添了神圣神秘的色彩。尼巴村全村几乎80%的民居均为这种独特的木质建筑,且全部为居民日常居住所用,保留如此完整的百年藏寨在甘南乃至整个藏区极为罕见。

在洮河流域大峡谷起伏的山影中,几座建在木耳镇博峪村的土黄色、藏红色和缃色为主的苫子房格外引人注目。它就像“三格毛服饰”一样独特,在觉乃藏族民居中独树一帜。


苫子房是地道的木结构房屋。一般情况下,正房是三间,也有五间、七间的,修筑在土台子上,左右两侧各有三间厢房,比正房稍低一些。正房的对面有同样间数的南房,南房正中间为大门,其余两侧用来圈养牲畜、储藏柴草农具。内部装修也非常讲究,大多是木地板、木家具、木墙裙,就连天花板也是木板。正房堂屋三间是互通的,靠右设有单间佛龛,供着佛祖和用哈达缠绕的竹制翎箭、经卷,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

中间及西面墙壁下放置着一排高约一米的柜子,用以安置碗盘和各式各样家具。正房堂屋最有特点的布局要数“连锅炕”,只要一生火,既烧茶煮饭,又烧炕取暖,是名副其实的一举两得。

在苫子房里吃着酥油、糌粑、牦牛肉、蕨麻猪、烤全羊、蕨麻米饭、青稞酒等独具风格的美味,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三条辫子潇洒修长,一院苫子房宽敞明亮,一座连锅炕温暖滚烫,一曲巴郎鼓舞荡气回肠,一碗青稞酒醉美醇香。“浪”在卓尼,在时间的轨迹上徘徊,当一切落幕,还有回忆的珍宝在熠熠闪光。


文·图 / Ji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