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上帝的后花园,寻找“阿尔卑斯之光”

多洛米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两亿五千万年前,它曾安静地躺在海底,后来浮出水面,如今这里有多达18座高度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和9个自然公园。20世纪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是这样描述多洛米蒂山的:世界上最美的建筑杰作。




多洛米蒂


山脉


多洛米蒂山脉的山体构成物质是一种被称为白云石的石灰岩,这种岩石表面几乎不生长任何植被,远远望去,光秃雄奇的山岩和锯齿如锥的山峰垂直屹立在绿野如茵的山谷背后,强大的色彩反差和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叹为观止。2009年,多洛米蒂山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奇特的刀背山


多洛米蒂山又名“白山”,这个名字得自于洁白无瑕的白云石,但每至破晓和日落时分,山中万物都会染上一层粉红色,接着渐变为暗红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尔卑斯之光”,多洛米蒂也因此而闻名于世。这绝不是夸大其词,置身多洛米蒂山谷,才发现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梦幻的地方。


瑟切达山是多洛米蒂极为特别的景致,它的山峰一面为刀削般的绿色草坡,另一面则是几乎垂直的陡峭银白色山体,一排山峰如犬齿般尖耸而交错起伏,险峻磅礴,和以前看到的山峰完全不同。


坐缆车来到山顶,放眼望去,小木屋错落有致地散在青绿的山坡上,一派田园风光。徒步的人很多,徒步线路也不少,可以满足各种层次的需求。不过山顶风很大,切记做好保暖措施。


仔细看那标志性倾斜状山体,山峰右侧是个倾斜的、巨大而平整的山坡,延伸到顶部时突然形成了断崖,如同一排冲天而起的绿色巨浪,却瞬间被石化在了半空中。人们根据它的样子,称它为“刀背山”。若配合上朝阳或者晚霞,景色更是震撼无比。风光摄影大师马克思·赖夫(Max Rive)曾在此拍下了多张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虽然可以乘坐缆车到达瑟切达山,但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如果想拍摄日出和朝霞,摄影爱好者必须在山上住宿或者露营才可拍摄到精彩的作品,而距离较近的徒步小屋,也需要提前很久才能订到。




福纳斯,梦中的“桃花源”


多洛米蒂的山峰座座称奇,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亲眼目睹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震撼。在众多的名峰中,“最上镜山峰”的雅号大概要数盖斯勒峰了。而坐落在盖斯勒峰峰脚下深邃绵长的福纳斯山谷,也赢得了“南蒂罗尔珍珠”的美誉。虽然很多人苦口婆心地说福纳斯性价比不高,但是既然来都来了,不去看看,拍一张属于自己的明信片,怎么能甘心?


福纳斯山谷主要有三个小镇,横向由西到东依次是蒂索(Tiso)、圣彼得(San Pietro)、圣玛格达莱纳(SantaMagdalena)。其中,圣玛格达莱纳小镇又有两座小巧玲珑的教堂成为各国摄影师争相追捧的“明星”,它们就是圣玛格达莱纳小教堂和圣乔瓦尼小教堂。圣乔瓦尼小教堂也叫圣约翰小教堂,位于圣玛格达莱纳小教堂的南面,两者相距只有2公里,并已进入普埃兹—盖斯勒国家公园。草场是被围绳拦着的,里面是私人领地,有一条小路可以径直走到教堂,但教堂似乎并不对游客开放。


拍摄圣玛格达莱纳小教堂需要继续自驾至小镇停车场,然后步行进入小镇爬坡寻找合适的前景。傍晚的光影一直在变化,背后的盖斯勒山峰颜色也时时不同。当山峰被夕阳照亮变成金色的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虽然很多人说福纳斯毫无惊喜,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还是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休斯山,漫游人间仙境


休斯山,位于加尔代纳山谷和施勒恩峰之间,西部与施勒恩峰—卡提纳自然公园接壤。虽说它是山,却更像是高山草甸,如波浪般起伏,最大形成300米左右的落差。


这一地区一直是优良牧场,搭配上标志性的白云岩,便更加吸引眼球。春夏,这里是一片花海;冬天则是白茫茫的滑雪圣地。由于地域广阔,还能欣赏到附近的众多山脉,比如塞拉山组、玫瑰花园山组和长石山等等。


游览休斯山,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景点,但又处处是风景。半山腰的云,绕着白云石山体,与高山草甸绵延的绿色互相呼应,别有一番风情。或许在多洛米蒂,乐趣之一就是欣赏各种山峰的壮美。




三指峰,无法言说的美


Tre Cime di Lavaredo,翻译成中文是“三指峰”,其标志性景观是三座并排矗立的山峰。这里也是拍摄银河的胜地,夜晚如果站在Refugio A.Locatelli,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银河从三座山峰中间升起。不过,如果想拍摄银河的话,只能选择住在徒步小屋或者帐篷里,所有的好作品都得来不易。


到达三指峰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我们便在徒步小屋点了咖啡和蛋糕,坐等雨停。这里的蛋糕也被做成了三指峰的模样,味道有点像小时候吃的鸡蛋糕。大约过了1个小时,天色渐渐好转,我们就继续出发了。


三指峰附近有不少徒步路线,经验丰富的旅行者不仅能体验翻越三峰的铁索攀岩,还可顺便游览安多尔诺湖。徒步湖边,可以看到三指峰和倒影,顿觉这个小小的湖是多么与众不同。从三指峰下来时再次路过这里,远离了游客的湖面显得特别平静,倒影清晰,在微红的霞光掩映下,无比动人。




卡雷扎湖,森林中的一滴泪


卡雷扎湖是多洛米蒂山脉的一颗绚烂明珠,它的背后是拉特马峰,风景秀丽,犹如少女的清澈瞳孔。其为冰川湖,湖水含多种矿物质,呈现透彻的青绿色,据说在太阳的直射下,还会呈现出奇妙的五彩色。


卡雷扎湖有自己的停车场,就在湖的不远处,停完车步行1分钟就能直接到达湖边。虽是一个不大的景点,但是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很是方便。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游客也不多,三三两两的都在拍照。湖的面积不大,但是那抹绿色确是异常美丽。这个面积仅4公顷的微型湖泊还有另一个形象的名字——彩虹湖。传说住在湖里的精灵因受到追求她的巫神马萨雷惊吓而从此不再浮出水面。马萨雷巫神得知后痛苦万分,把原本用来引诱精灵出现的彩虹撕破扔入湖底。如今,卡雷扎湖上会呈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就像是森林中的一滴眼泪。




密苏里纳湖,时光静止在这一刻


密苏里那湖,是我们在多洛米蒂最后一个到访的景点。它位于贝鲁诺省,距离多洛米蒂东部重镇科尔蒂纳丹佩佐约14公里,离三指峰很近,景观更偏人工化一些。围着湖边悠闲散步,能欣赏到白云石的山体和清澈的湖面,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觉得十分美好。


我们从三指峰开车前往密苏里那湖,到达的时候虽已近晚上8点,但是人却不少,湖边显出少有的喧闹。把车停在湖边,便可以沿着环湖步道轻松步行。湖背倚海拔3216米的克里斯塔洛峰,面朝三指峰。由于其清澈的湖水和四周山峦壮丽的风景,密苏里那湖也被称为“卡多雷明珠”。因历史上有故事传说,此湖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变的,故又被称为“公主湖”和“仙女湖”。每逢冬季湖面封冻时,这里就成了绝佳的滑冰场所。由于清澈纯净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这里还是与瑞士达沃斯比肩的全欧洲两处最佳呼吸系统疾病疗养地。


从认识多洛米蒂这个名字,到计划行程,再到亲身抵达,我们与多洛米蒂度过了整整6日的时光。淋过雨、吹过风、穿过雾、走过山巅、看过湖泊,这是专属于我们的多洛米蒂记忆,它并不遥远,值得被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