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一瞥

漫游汕头

落地揭阳,打车不到40千米就到了汕头,到时已是午餐时间。潮汕从不缺美食,只缺装得下美食的胃。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食材,更有无穷尽的吃法和花样。曾经《舌尖上的中国》里让人眼馋的潮汕蚝烙,此时此刻,在汕头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如果非要探究蚝烙的历史,怕是要上溯至清末时期,有产地身份的珠蚝撒上雪粉,以及用优质鬃头肉煎出来的猪油,成就了酥而不腻、鲜而不腥的蚝烙。来汕头,还要尝一尝这里的“白加”。千万别把白加黑想象成退烧药,汕“白加黑”可是全天候的养生美食——杏仁茶加黑芝麻糊。杨记的店铺很小,用的还是那种长条板凳,但即便是这样的环境,早晨还需要抢位。8元一份的杏仁茶,入口浓香,回甘略带苦涩,就是杏仁核的那种微微苦感,让我喝了一碗直接把保温杯递给老板,来一句“装满”!黑芝麻糊4元一份,不同于平时吃的袋装速食,热腾腾出锅的芝麻糊不甜不腻,舌齿间是无法拒绝的香浓醇厚。

岭南风光

岭南的风土人文,要在一头一尾间去领略。“头”是清晨冒着热气的讨价还价,“尾”则是入夜牌坊间的市井喧嚣。接近落日时分,我们乘车沿着海滨大道来到了西堤码头。海滨城市的一大好处就是,哪怕分不清东南西北,闻着海风的味道,也能找到方向。

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街心花园,西堤公园守着汕头老城西南角,地处内海湾的江海汇合处,有着特别的文化定位——“海邦剩馥”。“海邦”寓意汕头是海滨邹鲁,即沿海文化昌盛之地,而“剩馥”则代表着“侨批”文化。入园直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侨批记忆广场,你可在广场地面上看到汕头老城的地图。在这里,每一条街巷,甚至每个商号都有坐标,那是“四永一升平”的繁华散尽,亦是一去不复返的兴盛之年。


骑楼栉比、民国风情是汕头老城的底色,游览完西堤公园后,我们来到了汕头曾经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小公园。可千万别被它的名字迷惑,这里既不是公园,也一点不小,是一片历史文化街区。虽然这里的老建筑曾被拆除,如今看到的只是重建恢复的“赝品”,但你仍能在街头巷尾找到些百年商埠的残影。如果要用几个词描述这片街区的特色,“一轴两核”就是最言简意赅的形 容。小公园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安平路为轴;两核为中山纪念亭广场的商铺区和骑楼建筑文化区。在这里,辐射状延伸展开的建筑仿佛让人置身于横店片场,从晚清到民国,从领事馆到官府衙门,宛若一部活的汕头近代史教科书。

在北回归线“捡”快乐

南澳岛是东南沿海人民的宝藏目的地,这里有着优质的地质景观,也是天然的生蚝养殖海域.。有趣的是,南澳岛还是亚洲最大的海岛风电场。电影《四海》虽然从票房上看没有很火,但却把南澳岛带火了。


在南澳岛环岛,仿佛可以找到当年在隔海相望的台湾环岛的快乐。双筒冰淇淋灯塔、渔船里的生腌派,夏至北回归线自然之门的圆点,金秋海上五颜六色浮漂之下的“蚝”丰收,都是属于南澳的快乐。南澳岛的游玩方式,自驾是首选。这里的路标很明显,每一处景点都有停车场和观景台。从南澳大桥行驶穿过,完全可以打开车窗感受一下咸咸的海风。在第一个红色灯塔位置把无人机放飞,看着它稳稳地向大桥拉索处飞去,不一会儿就收了想要的拍摄角度和成片。


南澳岛宛如双筒冰淇淋的三囱崖灯塔是梦幻的象征。这里临近山上的风最高有8级,也正因为海风大,南澳岛成了天然的风力发电区。由于冰淇淋灯塔是无法开车到达的,对于热爱摄影的人来说,在远处的观景台用长焦拍摄是更好的选择。错开的母子塔,粉红色的条纹有一种马戏团的既视感,又仿佛迪士尼动画电影里的画面。

穿梭在古今之间

去过国内这么多城市,潮州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城市之一,虽然这里的古城该有的商业化一点没少,但城墙砖缝里底蕴犹存。开元寺被誉为“粤东第一古刹”,它在潮州的口碑犹如雍和宫在北京一样。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在开元年间修建的寺都可以称为开元寺,潮州、泉州、太原、福州的开元寺,组成了中国有名的四大开元寺。而位于潮州开元路的开元寺,历经千余年沧桑后,仍保留了唐风的底色,“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是对这里的充分肯定。


开元寺旁边就是潮州古城,熙熙攘攘的人群,富有特色的小吃铺子,林立的状元、进士牌坊……古城虽是重建后复刻的,却依然充满古韵。穿古城东门而过,视野突然开阔起来,一江之隔的对岸是潮州新城。而划分新老城的标志,就是粤东人民的母亲河——韩江。

粤东母亲河

韩江灌溉着潮汕的历史土壤,承载了粤东一代祖辈的信仰。1300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被贬南下,虽在人生仕途不顺的阶段来到潮州,但他在潮州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影响了潮州一千多年。也正是因为韩愈,中原文化融入了岭南,兴修水利、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当地人为了纪念韩愈,将韩文公祠后面的山改“韩山”,正面的江叫作“韩江”。用一句诗形容韩愈对潮州的影响,就是“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穿梭在韩文公祠,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悠然,是“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宁静致远,更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人生哲理。


韩江之上,不得不提潮州八景之一“广济桥”,它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与其他三座古桥不同的是,广济桥暗藏玄机,古人的智慧演绎了现实版的“过河拆”。为解决韩江流域汛期水量大对桥墩的冲击,以及水位高时大船过桥对桥洞的冲击,古人采用浮桥并排连接,打开浮桥既可迅速排洪,也可让大船通过,既提高了大桥的排洪能力,又延长了桥体寿命。站在江边放飞无人机,随着高度上升,碧江之上的人成了星星点点,不禁感慨,潮州之韵,藏在汉江之上的十八红船铁索间,烟雨朦胧春意暖,瀚文祠内话旧年。

舌尖上的潮州

潮州美食,名扬四海。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其分支菜系一定有潮汕菜支撑排面。潮汕菜有着更细致的家族,比如“粿系族”。在潮汕美食体系就有着举足 轻重的地位。大多数人对潮汕粿条只有十分粗线条的理解,但其实,潮汕人一年四季,不同时节要吃不同的粿,炒糕粿、无米粿、桃粿、油粿、鼠曲粿、草粿、牛肉粿等,每一道粿品都有不同的意义。再说牛肉,不同于北方人对牛肉理解的粗犷,潮汕人把牛的每一个部位分区命名,于是就有了潮汕牛肉火锅。都说川渝人把毛肚的涮法叫作“七上八下”,而涮潮汕牛肉,每一个部位都有属于它的涮肉时长,多一秒,似乎肉就失去了灵魂,成了将就。


肠粉也是一道非常有辨识度的潮州美食,一份牛肉肠粉加蛋算是豪华版。看着店员拉开蒸屉的一瞬间,蒸汽和肉香味喷涌而出,我才知道原来正宗的肠粉是没有标准形状的。之前去福建南靖时,在田螺坑从高处俯瞰形如“四菜一汤”的土楼,而今从中国版图去看潮汕地区,揭阳、潮州、汕头,外加南澳岛,我称之为“三菜一”。如果说海上丝绸之路将往日中国的经济推了一把,那么作为中国东大门、海丝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潮汕也在历经千年沉浮后,被时代宠幸着推了一把,成为中国几次经济浪潮中的弄潮儿。